) ~2 S0 \! r4 @9 @* T( r 在广东省东莞县,建于清代咸丰六年(1856)。可园是“连房广厦”式庭园的典型,即以楼房群体组成庭园空间。全园分为三个组群:第一组为高敞对称的厅堂组群;第二组是曲折玲珑的“绿绮楼”;第三组是轩昂挺秀的四层楼堂──“可楼”。全园楼群布局有聚有散,有起有伏,回廊逶迤,轮廓多变,从不同透视角度创造庭园的环境和意境,这种格局在中国古代宅园中堪称独树一帜。 6 S" F' Q" z. a, v& a6 V; B& V $ T& @7 T0 ]0 R0 e% b& F. w# p0 O30。西塘 5 x3 R6 ~6 M$ t0 j1 |! }% }& Z' I0 [1 ^( V# |3 a6 g) S& S, z1 Z. k
在广东省澄海县,建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格局疏朗清虚。西塘主要以树丛水石作为划分庭园空间的手段。园内建筑仅有一厅堂、一亭、一船楼,都掩映在竹林薜荔、山石盘溪之中。 # G( s+ i' M/ n/ G8 b. a, K3 w8 n- Z
- }3 f, n% }2 ~31。群星草堂7 O* Z' k/ T" j: n. P
9 g/ P; }: Q, u) F& e
在广东佛山。园内只有一厅、一舫、一亭。建筑物之间配置山石、树丛、斜桥、水松、修竹等组景,着意表现庭园的古雅清幽。 8 k1 H: E: T& S. G/ F0 {" A ) W9 j: M1 r- A32。新繁东湖 / c, q+ I" w$ V9 j! e, s3 M$ C: S; B. \) P2 @# F) _0 @3 l
在新都县新繁镇。据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是唐代“李德裕为宰日所凿”。两宋时不断有所修葺,明末荒废。现在基本保持了清代同治三年(1864)大修后的面貌。主厅“怀李堂”坐北朝南,两翼有廊伸出半抱湖面,廊端一为瑞莲阁,一为珍珠船。园内陆地及土山上皆遍地“高林巨树,重葛悬藤”,古意盎然。西南隅的清白江楼,构思奇变,翩翩有“君子”之风。! H" e$ t5 ]# k
! m+ M3 S1 s6 G% F- k& Z. P
33。崇庆罨画池* }. J k4 z, q2 |# w* @
4 C- X9 ]" `# X 在崇庆县城内。据现有文献至少可上溯到北宋。北宋“铁面御史”赵汴,南宋大诗人陆游都曾在此为官,并留诗多首。现在的基本格局为明、清时逐渐形成。该园最大特点是布局疏密对比强烈,主要建筑具有强烈民居色彩。其次如鹤颈墙、三折桥、水榭、假山等富有独创性。园的主题“琴、鹤、梅”表现明确。( J2 ~" q8 @" i6 o4 b
0 \0 w( K" [3 R& o6 ^% n2 @/ b' ` y- e* G$ q- A
34。杭州西湖 2 `* x" f6 p% R: a/ L# r, F. ? % M6 F- L( k% y* H$ f' @3 i( s 中国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个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单称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西湖是一个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古迹遍布,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8 e* h% p( b0 r i+ {3 l/ z& N4 [! v5 V
9 Z" C" W" y1 E- _! A6 {& @ 西湖在汉代以前是一个海湾,由于潮汐泥沙淤泥,形成了杭州平陆和泻湖。隋唐之际,湖水淡化,湖泊固定下来。因湖三面环武林山,曾称“武林水”。钱塘县治从灵隐山移至东面平陆后,湖处县境内,故名钱塘湖;因湖在城西,又称西湖。唐代同时并用这两个名称,北宋中期,西湖之名逐渐取代了钱塘湖。经过千百年来劳动人民辛勤治理,兴修海塘、疏浚湖泥,才使西湖不断完美。唐朝时期西湖已闻名全国。五代时期的吴越国(907-978)和南宋王朝(1127-1279)先后建都杭州(南宋时称临安),西湖面貌的改变尤为迅速。元朝初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誉杭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从此西湖驰名世界。 1 X8 X, L7 H( [8 u( ]8 ?; m; \5 [) b. o' F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面疏浚整治西湖,共挖出湖泥700万立方米,驳砌湖岸30公里;植树造林5000万株;新辟植物园、动物园、花圃和环湖公园4000亩;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得到了修整,其中属国家和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有38个。目前,虎跑、龙井名胜古迹和净慈寺、天竺古刹已陆续整修;西湖十景已修复八景,南屏晚钟、雷峰塔也拟修复。 * q! S1 }& Q* x
: z% U U5 _5 f: m R+ ? 西湖以自然山水、文物古迹、寺庙古塔、碑刻造像和新建公园绿地组合而成。有湖不广,平静如镜;山多不高,绵亘蜿蜒;湖山依傍,自然尺度协调,显得妩媚多姿。“三面云山一面城”,是西湖的特点。西湖园林建设既突出了西湖风景的独特性,又注意了与地方特色相协调的整体性。因此,所有新建和扩建的园林都用大体量的乔灌木丛组成大小不同、疏落有致的空间,重视配置艺术,选择色彩丰富的树木花草作为园林的主景;亭、台、廊、榭等建筑物以及掇山、园林理水,只作为景区的点缀。其体型、姿态、色彩与妩媚、恬淡、宁静的西湖自然景观和宽阔的湖面融成一体,使人工美与自然美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防止追奇猎古、曲折封闭的气氛,也避免建造林立的大厦和体型庞大的建筑物,取得了明朗、宽广、自然,园内园外浑然一体的效果。5 ^+ d4 G7 u; U9 `, U- k
( e0 ^+ i, g2 N 现在的湖区水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周长15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米。孤山是湖上一个大岛;苏堤、白堤把西湖分割为外湖、里湖、小南湖、岳湖和西里湖五个大小不等的水域;三潭印月、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湖。西湖南、北、西三面峰峦环抱,湖区面积49平方公里。南有吴山、夕照山;北有宝石山、葛岭;西有三台山、丁家山;外围有凤凰山、玉皇山、南高峰、北高峰、天竺山、灵隐山、玉泉山、栖霞岭等。群山中分布着虎跑、龙井、玉泉三个名泉和黄龙洞、烟霞洞、云栖、九溪十八涧等曲径洞壑名胜。0 C1 j) A) O( D* y
- }2 X/ v( ]; Y' ~7 ~8 I
西湖有很多的古迹。东汉的《三老讳字忌日碑》,五代至宋元的飞来峰摩崖石刻,烟霞洞的造像,文庙的石经,东晋时的灵隐古刹,北宋的六和塔、保叔塔、雷峰塔,南宋的岳飞墓和岳王庙,清乾隆时珍藏《四库全书》的文澜阁,清光绪时创立研究金石篆刻的西泠印社等,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0 h& ~; [' \8 d* W! a# e
% V* N" z& G# i. G1 I+ O 西湖历来是人文荟萃之地。唐宋杰出诗人白居易、苏轼先后在杭任职时“募民开湖”,兴修水利,并留下许多吟咏西湖的名篇;南宋画家马远、陈清波曾作“西湖十景”的画卷,清康熙帝、乾隆帝为十景题字立碑。近代民主革命先驱秋瑾和现代文豪鲁迅的雕像均屹立在西子湖畔。 - P* f9 \) _8 B6 W % ]2 ]. Z( e" ]/ a 西湖的自然景色四时不同。西湖十景,楼、台、亭、榭同湖光山色相互辉映。春天,“苏堤春晓”、“柳浪闻莺”、“花港观鱼”,春花吐艳,彼伏此起;夏日,“曲院风荷”,荷花映日,湖面新绿一片;秋季,三秋桂子,香飘云外;冬来,“断桥残雪”,银装玉琢,放鹤亭畔,寒梅斗雪。清晨,“葛岭朝瞰”;薄暮,“雷峰夕照”;黄昏,“南屏晚钟”;夜晚,“三潭印月”和“平湖秋月”。“西湖十景”展现了西湖朝暮晴雨春花秋月的自然景色。白居易诗:“湖山春来如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苏轼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诗篇,就是对西湖风光的真实写照。 ; |; y; L5 a. d6 a
0 x1 o+ O+ a) A
' O& G& k3 A' o5 m35。罗布林卡5 l: W! m# D9 P5 N5 q+ b
- j2 k, ?. ?% m; H, Q, Y- N$ Z
藏语意思是“宝贝园”。在西藏拉萨市区,布达拉宫西偏南约一公里处,是西藏自治区规模最大、营建最精美的园林。现已辟为公园。200多年前,这里灌木丛生,人称“拉瓦采”(荆棘灌木林)。五世达赖曾到此消夏。1755年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在此建正式宫殿,名“格桑颇章”,并开始在此消夏理政,改“拉瓦采”为罗布林卡。从此罗布林卡成为历代达赖夏季处理政务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七世达赖晚年常来沐浴泉水,清廷驻藏大臣为他建乌尧颇章(凉亭宫))。八世达赖时期,建成恰白康(阅书室)、曲然(讲经院)、鲁康(龙王庙)、措吉颇章(湖心宫)以及康松司伦(威镇三界阁)等,宫宛初具规模。到十三世达赖时,又建竹曾颇章(普陀宫,后改为藏书室)。1922年在西区建金色颇章(金色林卡一组建筑)。1954年为十四世达赖建达旦米久颇章(俗称新宫),终于形成至今占地面积约36公顷的别墅式园林。 3 z: n% v1 y$ @( M3 i ! e: p9 T* W/ \/ |8 g 罗布林卡全园分为三个区:东部宫前区包括入口和威镇三界阁之前的前园;中部为核心部分的宫殿区;西区是以自然丛林野趣为特色的金色林卡。每个景区又根据功能要求,结合自然环境,或宫墙深院,古木成荫,或芳草疏林,繁花似锦,构成不同的景观。罗布林卡的园林布置,既有西藏高原的特点,又吸取了内地园林传统手法,运用建筑、山石、水面、林木组景,创造出不同的意境。如湖心宫的设计,就有汉族地区古代造园艺术中“一池三山”的痕迹。 9 |! z, o: Z2 y! ^9 L8 w- Z+ M: z! @& n5 J3 `7 G
园内新老建筑的格调既和谐统一,又富于变化,金顶辉煌,彩绘绚丽。新宫内四壁绘制连环画式的大型壁画,主题包括西藏历史和佛教典故。罗布林卡反映了西藏民族和宗教的特色,又是藏汉两族文化交流的结晶,是中国园林中的珍宝。 - \# n; F+ v$ o' i8 f * j( L! `( o# G: O# V6 O" x0 a2 \+ o& L, F, Q9 ~; X
. F! r" r# F6 o" o) w6 F
$ J, g/ T( q* I: r- y
4 r" H/ Q# w! L6 \2 o9 F; ^+ Y 作者: Samny113 时间: 2014-11-1 21:34
哇哈哈哈!!!!!++++作者: 晴天 时间: 2014-11-26 19:09
不错!值得学习,楼主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