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学习网
标题: 【罗思敏谈手绘】要想成为设计大师,首先要成为手绘高手 [打印本页]
作者: xyneed 时间: 2010-11-17 16:56
标题: 【罗思敏谈手绘】要想成为设计大师,首先要成为手绘高手
罗思敏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1983年开始从事室内设计,1988年3月创办中国第一间民营室内设计事务所——“思哲设计”。+ ~" I9 T0 u; h$ T+ k
5 i' d$ l. t$ L, T) `7 X7 h# v8 c' @9 S现任:广州市思哲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设计总顾问;
( S* L, l7 ~1 V& {澳洲思哲设计国际顾问公司SEER DESIGN(AUSTRALIA)PTY LTD董事;; P! v8 T, r% h/ y* x
7 F' Y5 g R$ P0 T% Q6 T" SIDA国际室内装饰设计协会华南区常务理事;
8 S% h7 c6 k+ P# I9 A- P% E广东省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协会副会长;
( O$ d! N* _7 N4 H! b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广州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 H( x6 e7 r% Q4 ^.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
: ^- V8 v# Y9 ?0 `. D) w) I5 o7 }" W5 G) ^: G7 d& m, }( h
, T+ e1 Q, X9 a1 g( \+ }
: C# r' D+ v7 v$ z4 n( \' J
3 f( v/ v/ _' M5 j
; N$ F: h; V5 [8 C( D1 _: D. P# P- ]
罗思敏谈手绘:
* S+ |6 s8 J/ V/ @! @4 S" L7 E2 V1 Q
曾经有一段日子,设计被误认为是画效果图。因此,许多青年画家转行画设计图。当时,画得一手漂亮的地毡花纹和大理石肌理,会令人羡慕不已,也因此被认为是设计高手。可以说,八十年代的中国设计市场,是效果图高手的天下。1 ~ `% A, z; N! a
九十年代,电脑绘图的兴起,3D渲染图的出现,令高手们扔下画笔拿起键盘,再次苦练再次成为高手。然而年过四十的一代人,有些已经来不及转型,有些已功成名就有人代笔,有些淡出设计圈转型其他行业,而有些重新拿起画笔再走回画家的行列。
& M p% M# G( N v# h4 G+ G6 y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满街都是电脑效果图,由九十年代初的万元一张跌至如今的千元之下。这时,大家都知道,设计并非只效果图。设计需要施工图,设计需要材料配搭,设计需要现场解决问题,设计更需要—创意。于是,手绘图又有了新的定义。
' z! r1 c8 R, F 现在的手绘图既是表达创意手段,也是向下传达的桥梁,更是解决现场问题的必需手段。如果不懂得手绘,你将无法向客户和合作者传达你的设计构想。当工地出现问题的时候,你无法在现场立刻更改设计表述思想,解决构造和材料等等问题。因此,手绘是成为设计师的重要必经之路。
1 i: x$ W4 b7 E% K& B 由于手绘图定位的改变,那种笔触潇洒,若是若非的“大师”画法不再受欢迎。取而代之的是简朴的实在的能表达尺寸、材质和构造的画法。这对于从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初开始执笔的设计师来说一般不成问题,而八十年代后的新一代设计师们既要熟悉手绘,又要懂得结构,而且要有足够的现场施工经验,才能出手成图,在白粉墙上用铅笔头画大样解决施工难题。的确有很大难度,当然其中也不乏英雄高手。因此新入行的各位同业弟兄,我的忠告是:要想成为设计大师,首先要成为手绘高手。
" J8 Z6 f% w9 ]" J9 N9 ?2 \1 x# K3 M1 i9 ^$ ]* V- `6 @
: d7 h7 g+ S! w4 O
(, 下载次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