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画家故事系列 【二】

[复制链接]
精华 xyneed 发表于 2010-12-26 14: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下载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李可染拜师
% d$ H4 [4 q* F2 F# I, [; v1 G* N+ E# V% O
+ ^7 z' K+ `, [; l2 x# m4 g9 _$ m9 l
1946年,李可染艺术生涯中的又一关键时刻出现了,两份聘书同时送达他的手中。一份是母校杭州国立艺专发来的聘书,一份是徐悲鸿请他去北平国立艺专的聘书。可染对母校感情深厚,回母校工作可以了他的心愿。而后者却更有吸引力,北平是中国文化古城,有故宫藏画,还有李可染素来仰慕的大师齐白石、黄宾虹。在当时的可染心中,北平几乎就是一流艺术的代名词,于是他选择北上。此时可染40岁,已多次举办画展,获得徐悲鸿、郭沫若、田汉、沈钧儒等名家的广泛好评,在中国画坛已有较高声誉。到北平不久,经徐悲鸿引荐,李可染见到了心仪已久的80多岁高龄的齐白石,表达了自己想拜师求教的心情。1947年春,可染带了20张画第二次拜见齐白石,由此引出一段动人的故事。
; x* z  g( I0 c/ s, X当时,齐白石正在躺椅上养神,画送到手边,他便顺手接过。起初他还是半躺着看,待看了两张以后,他已不由自主地坐了起来,再继续看,齐老眼里放出亮光,身子也随着站了起来,边看边说:“这才是大写意呢?”齐白石晚年有个习惯,认画不认人,看完画以后,他将注意力转移到可染身上,问:“你就是李可染?”李可染忙答应。齐老高兴了,赞许道:“30年前我看到徐青藤真迹,没想到30年后看到你这个年轻人的画。”徐青藤即徐渭,是明朝著名的花鸟、山水画家,其画以用笔豪放恣纵,潇洒飘逸,名重一时,对后世亦有极大影响。齐白石生平十分推崇徐渭,由此可见他对可染的赏识。接着,齐老满含深意地说:“但我看你的画像是写草书,我一辈子都想写草书,可我现在还在写正楷……”就这样,二人以画为桥,一下子变得十分亲近。可染告辞时,齐老留他吃饭,可染再三推辞,齐老动了气,对正要迈出门槛的可染大声说:“你走吧?”这时,齐老家人示意,可染你要听齐老的,留下吧。从此,齐白石与李可染结下不解之缘。1 s1 [! K; T( l5 y3 s
李可染对拜师一事非常看重,认为拜师仪式必须郑重其事,所以拖了一段时间。齐白石却等不及了,有一次他问可染:“你愿不愿拜师?”李可染忙说:“您早就是我的老师了。”齐白石会错了意,心情郁闷,不时地对身边的护士念叨:“李可染这个年轻人,他不会拜我做老师的,他的成就,将来会很高。”这话传到李可染耳中,他急忙去见齐老,解释原因。齐老心直口快,连声说:“什么也不需要,什么也不需要。”李可染茅塞顿开,当天在齐老第3子齐子如陪同下执弟子礼。齐白石连忙站起,扶可染起来,高兴之余,眼睛都有点湿润,喃喃地说:“你呀,是一个千秋万世的人哪?”此后,李可染便正式成为齐白石的得意弟子,10年功夫,尽得齐师艺术精髓。/ }; F  D) B4 z' f
齐白石将晚年收弟子视为人生一大快事,对可染十分推重。他曾画《五蟹图》送给可染,上面题句:“昔司马相如文章横行天下,今可染弟书画可以横行也。”可染画一幅写意人物《瓜架老人图》,画的是一位老人在瓜架下乘凉打盹,整幅画超脱秀逸,卓尔不群。齐师看后,连连称赞,题句曰:“可染弟画此幅,作为青藤图可矣。若使青藤老人自为之,恐无此超逸也。”还在《耙草歇牛图》上题:“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间以后继起高手,八十七岁白石丁亥。”
' K5 `- A8 ~! ]# R, z8 j可染对齐师有深厚的感情,直到晚年仍念叨着齐师。他多次提及:“我在齐白石老师家学画10年,主要学他的创作态度和笔墨功夫。”“我从师齐白师,最大的心得是线条不能快。好的线条要完全主动,要完全控制,控制到每一点,达到积点成线的程度。”他学的是齐师的精髓,却不是所画题材。常入齐老画面的虾、蟹之类便很少出现在可染画中。他在画《雨亦奇》时倒是想到齐师的《雨余山》,但齐白石用的是点法,李可染则借用水彩及没骨花卉中的染法,刻画得相当柔和,充分描绘出“如丝如雾湿人衣”的江南细雨。

$ T) |7 y* P- s: g8 g; E: ]. W
. Z& S2 T+ {0 y5 c& w' V& y. O' j. q! F3 W1 U' H

, ~" Q' v! Y6 I: Q1 y4 E2 `/ |5 c' a
7 p# {2 R: F- _
# U7 \* {' S* Q7 p- l6 r7 [
: z8 k/ z8 G9 k$ D6 O

6 j! L" n. m3 B6 D, t6 B6 A% E) Y  a7 c% C& s+ q  R
. |8 X. f, c- D, F& C: d3 K

4 x" _; c& f, |; T# O; y0 x
1 c- p2 ?4 @/ H5 p( M4 N刘海粟与傅雷
5 X! U' ]% f* f6 _+ m
# K3 Z4 M+ [" M1927年12月31日,19岁的傅雷怀着读书救国的强烈愿望,辞别寡母,乘法国邮船“昂达雷·力篷”号离开上海。次年2月3日,抵达马赛港。8月份,他考进巴黎大学,在文科专攻文艺理论,同时到卢佛美术史学校和梭邦艺术讲座听课。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画家刘抗。9 w- j3 k2 p; {7 K

0 a  H+ F7 ^5 h/ g4 }% \0 I1929年3月16日,刘海粟、张韵士夫妇到达巴黎,刘抗介绍傅雷每天上午去帮他们补习法语,由于对艺术的共同爱好,傅雷与年长他12岁的刘海粟很快成为至交。
' x/ O/ N+ ^, B# {' ~2 W& W* c! M% h/ G" I9 ^" ^1 x
他们偶尔光临散布巴黎各区的小电影院。尽管上映的片子都是大电影院放过的老片,由于价格便宜,购买电影票的人常会在售票处前排起很长的队伍,伸着脖子安静地等待,傅雷、刘海粟他们也在其中,但性急的傅雷经常因为等得不耐烦,离队跑开。
9 a. J" V- h2 D( T) F; Z4 [3 f% e$ C
' {- n- Q* C' \% b傅雷、刘海粟有时也会离开巴黎,到美丽的自然里去寻找创作的灵感。一次,傅雷、刘海粟夫妇、刘抗等在蔼维扬会合,前往瑞士莱芒湖畔的避暑胜地圣扬乔而夫休养。刘海粟一边走路,一边不停地把艳红的苹果摘下来往衣服口袋里装。傅雷不由分说地给他照了相,还说:“这是阿尔卑斯山刘海粟偷苹果的纪念。”享受大自然恩赐美景的同时,傅雷从房东家的一本旧历书上翻译下《圣扬乔而夫的传说》,发表在1930年出版的《华胥社文艺论集》,这是他最初发表的译作,刘海粟则以奔腾的阿尔卑斯山瀑布为背景,创作了油画《流不尽的源泉》。这天晚上,傅雷对刘抗说了一句“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缘”,刘海粟听到这句诗,很有感触。回到住处后,刘海粟通宵未眠,画下《莱芒湖的月色》,将他们畅谈时的美景永远保留下来。后来,他们又一起坐火车前往日内瓦。傅雷、刘海粟等一道参观了加尔文纪念碑、日内瓦美术馆与历史博物院。一个月后,他们一起回到了巴黎。对这次避暑,傅雷念念不忘,30多年后写信给远在英伦的长子、著名音乐家傅聪时,还屡屡提及。
- [$ F0 h' p  p* t; `; ?8 D4 w7 n: x- u6 }& I) x
在法国留学期间,傅雷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遇到和他一样钟爱艺术的巴黎女郎玛德琳后,内向的傅雷一下子坠入情网,狂热地爱上了她。本来傅雷出国前已与远房表妹朱梅馥订婚,爱上玛德琳后,傅雷写信给老母亲,提出婚姻应该自主,要求与朱梅馥退婚。信写好后,傅雷给刘海粟看了一下,请他帮忙寄回国。旁观者清的刘海粟觉得傅雷与玛德琳之间不会有什么好的结局,又怕这封言辞激烈的信寄回国后,对老太太和朱梅馥造成伤害,就偷偷压了下来。几个月后,性格上的差异导致傅雷与玛德琳分手,傅雷为这段感情的死亡而伤心,更为自己鲁莽地写信回国要求退婚对母亲和朱梅馥造成伤害而悔恨不已,痛苦不堪中甚至想一死了之。刘海粟这时才告诉他那封信并没有寄回国,说话间把信还给了他,傅雷感动得泪流满面。4 A, j- b9 H; y2 B6 J) y

* {- R5 B( ?5 A* x0 |1931年秋天,在法国呆了4年的傅雷与刘海粟一起,乘坐“香楠沙”号轮船回国。傅雷到上海后,就暂时住在刘海粟家中。11月份,他和刘海粟一起编写《世界名画集》,为第2集撰写了题为《刘海粟》的序文,该书后来由中华书局出版。以刘海粟当时在国内外的声誉,请傅雷撰写序文,这件事本身表明刘海粟对傅雷人格与学问的重视。当年冬天,傅雷接受刘海粟的邀请,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担任校办公室主任,同时教授美术史和法文。为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傅雷翻译了PaulGsell的《罗丹艺术论》,油印后发给学生作课外参考读物。傅雷工作的认真负责,常受到刘海粟的称赞。
( V* {2 |+ b* r* |1 x8 N
' R/ ^, S# i( x5 k" G1932年1月,傅雷与朱梅馥完婚,在上海吕班路201弄53号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一·二八”事变后,美专停课半年,傅雷向刘海粟辞职,由人介绍到刚成立的哈瓦那通讯社?法新社的前身?去担任笔头翻译。秋天美专复课后,他返回美专,辞去办公室主任职务,一心教书,并和倪贻德合编学术刊物《艺术旬刊》。1933年9月,傅雷母亲去世,他辞去美专的职务。离开艺术理论教学工作后,傅雷除了间断担任过一些社会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书斋里专心从事翻译工作,将法国文学介绍到中国,不过他的名片背面印着一行法文:Critiqued’Art,即“美术批评家”,这表明他对美术批评的兴趣未减。1 q8 ?  j% A+ a" L9 Z  L; ^" V( S8 H
( Y* n& B" k" Y# u7 [
傅雷性格桀骜不驯,秉性梗直而又疾恶如仇,希望朋友都和他一样,待人真诚,对事认真,但刘海粟处于美专校长的位置上,要处理方方面面的各种关系,所作所为当然无法像他要求的那样。他们出现矛盾的起因是张弦的待遇问题。张弦从法国回国后,一直在上海美专任教,薪水较低,生活困苦,傅雷与张弦情投意合,便为他打抱不平,认为做校长的刘海粟待人刻薄,“办学纯是商店作风”,一气之下离开美专。1936年夏天,张弦因急性肠炎去世,傅雷认为张弦的死是受美专剥削所造成的,十分怨恨刘海粟。不久,在一次讨论举办张弦遗作展的会议上,傅雷与刘海粟发生激烈争执,大吵起来,从此他们绝交20年。; G/ `  q( R& z
% F3 |8 `; l! m: }. D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傅雷、刘海粟都投入到了火热的新社会中,遂恢复了友情。
- g" q9 T- X8 [' D, C$ R
, Q, f8 R& I" p' Z; I  k6 i% s: C- V. a1976年冬天,刘海粟的一个学生从旧货店买回一幅《长城八达岭》画,送给刘海粟,看着这幅画,刘海粟老泪纵横,这是解放后复交时刘海粟送给傅雷的,“文革”中小偷从屋顶爬进封了门的傅雷住宅,偷出来卖到旧货店。画如今又回到刘海粟的手上,而傅雷却已和他分处两世了。1986年刘海粟重游巴黎,想起昔日和傅雷的交游,不禁黯然神伤,他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傅雷译文集》第13卷中收集的《罗丹艺术论》作序时说:“想到漫长而又短促的一生中,有这样一位好兄弟相濡以沫,实在幸运。”
! b- h0 }4 ~6 }: `/ x6 N- n, h
6 t4 X* G# q( \% U% ]

( A# y  k2 A/ N" g  d. v
! Q; z' |  d: P$ f) V6 k- w6 ~: S$ Z! A' p1 |  n
" ~& l7 }" B! b  t
! k& A+ v) p, D0 }( Y  ]* O5 f  a

0 I/ T. w7 q3 h7 M& n3 U, H( X8 G/ C! P4 \
  S. p/ Z5 \0 Z$ g) A

: |2 ]+ e7 z' A7 V- e
' {4 g: Z' H$ y黄永玉家中的启事0 y$ ?8 P9 p6 Q& h- ?

# D. K) \2 l2 q' h! r  黄永玉先生回乡几个月,所画索字者络绎不绝,招架劳神时,他自撰《启事》一则,挂于中堂左壁,因颇值玩味,特原文录之。
! Z6 i1 Q+ V/ r# I$ t3 c本老人年过70,久居外地,浪迹天涯,从不知钱财佳妙处,左来右去,抛掷随意,恶习成瘾,可恨之极。近年返乡稍频,见故乡诸君子开发气象恢弘,如日中天,白票子进红票子出,数钞票不眨眼,进银行当散步,形势喜人,一股暖流通向全身。本老朽沐此德才兼备光耀氛围景象下,大有昨非今是之感。本老朽虽少年失教,然好学之心未泯,面对君子,岂可不学?面对佛脚,岂可不抱?圣人有云:“肚子痛马上进茅厕。”老朽“进茅厕”者,即约收绘事书法之薄酬耳:
, d  m' H/ q1 `, d$ J4 ^: L* B1 E4 b" I" K/ b% s1 J* a
一、热烈欢迎各界老少男女君子光临舍下订购字画,保证舍下老小态度和蔼可亲,服务周到,庭院阳光充足,空气清新,花木扶疏,环境幽雅,最宜洽谈。
) Z& U5 l+ @) n6 ?* K' G, `. i. z
) f8 p) O& y* f1 {2 O: W二、价格合理,老少、城乡、首长百姓、洋人土人。。。。。不欺。无论题材、尺寸、大小,均能满足供应,务必令诸君子开心而来,乘兴而归。" g$ b1 ]/ Y0 d; @( }& x; v- D
/ G$ C/ j( q$ J# B0 ~% J
三、画、书法一律以现金交易为准。严禁攀亲套交情陋习,更拒礼品、事物、旅行纪念品作交换。人民眼睛是雪亮的,老夫的眼睛虽有轻微老花,仍然还是雪亮的。钞票面前,人人平等,不可乱了章法规矩。
+ M+ F  ~, o6 d1 y: ~0 a- ^: |; @, y  c2 `3 d
四、当场按件论价,铁价不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纠缠讲价,即时照原价加一倍。再讲价者放恶狗咬之,恶脸恶言相向,驱逐出院。5 G7 i0 t  O9 J  d

# O( d& H* P% t# W% }0 _. T五、此告示张挂之日起生效。3 u, F$ x1 |, r" A- d' V
1 \3 w1 g' ]* |8 g" `
六、所得款项作修缮凤凰县内风景名胜,亭阁楼台之用。由侄儿黄毅全权料理。6 P: T% l$ s' H/ K
1 J$ ?2 Z7 g1 M" V! C/ Z- d
1996年4月2日于白羊岭古椿书屋

% K" i4 u# O' O7 l: g
0 M& z) ^! b# Y, I: M9 \6 U& P& S' x/ F1 \" k; V" s
2 }0 u' W2 R) g- o1 r
$ J! y. W! c; d+ f# V, j$ v

' j" v# m  i  A) y9 R  h
* l1 ~# l( @( R" A/ L
/ C, {- X2 c7 _6 a3 h% o& e& z- Y
: w+ Q+ d: T& _' F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精彩评论2

Samny113 发表于 2014-10-30 17: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啊,哈哈,谢谢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格格 发表于 2014-11-24 18: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来得急看,应该不错,先帮你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3

帖子649

发布主题
一个专注手绘学习与分享的网站
客服热线电话

18071418153

周一至周日9:00-18:00

站长反馈邮箱

57360297@qq.com 站长QQ咨询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