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下载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如何训练考研快题 清华大学考研有感5 @0 B" e3 x+ f. j1 V; N
清华建筑设计快题练习总结# ^5 r; X' u9 g. D. U. W
所论述作图工具与纸张:钢笔尺规+马克笔+硫酸纸1 W( L, G1 e& T r0 D0 k7 y
一 关于工具的选择:5 T; n: g0 f( R6 n* b
1.铅笔:4—6B的软铅笔用来画构思草图。HB—2B的硬铅笔用来画一些控制线和细节。0.7的自动铅笔备一支。/ F4 U: r- |/ [6 f9 @: D
2。绘图笔:推荐德国产的施德楼pigment liner,灰色杆,粗细选用0.2---0.7。这笔的价格适中。好处就是干得比较快, 4 N5 B1 U' i- _0 i2 \* H) b
上马克的时候不容易把图蹭黑。强烈不建议红环一次性,水太大,容易蹭。也反对红环绘图针管笔,笔尖
& g/ E5 t) C& ~ F6 j$ Z7 ?* f 是金属的,出水慢,常断线,也容易划伤纸。( @9 O$ V9 g+ ]" X8 q
3。草图笔:推荐stabilo的。不分粗细。常用红,兰,绿,黑等颜色。大到构思小到轴线网格都可以用其来画。 d# n$ ]/ w- b1 g4 t7 l! ^0 a
4.马克笔:马克笔较快,也较易出效果。当然如果有功底的兄弟姐妹选用彩铅之类也可。对于色彩和马克笔功底比较弱 D# L9 E8 W8 o0 H7 u
的同学,建议多用灰色系。浅灰到黑的各个层次的都要有。绿。蓝,主选灰色调的。比较艳丽的大红,大
: U) B9 L4 z3 e# N- D* }* R 绿,大兰,大黄只用来画比例人。4 W9 u- k; O+ j% C; W4 R! f# s
5.草图纸:用来构思的要提前裁好,裁成你用着最顺手的大小。
/ X8 x+ f! w) F" O! M6 }6 s6.硫酸纸:可用白色硫酸纸,略带颜色的也行,就当有了个底色。硫酸纸的图显正式,而草图纸皱皱的。硫酸纸比草图
1 ^; B1 y, j$ M- z: M' h 纸也结实,不易弄破。裁五张左右小一号的(为了换纸方便,不推介裁成标准一号大的),打上黑色边框。& i7 y' {8 M7 j+ A: M
一张直接用电工胶带贴在一号板上。可省去考场上裁纸,打框的时间。要知道,集少成多,考场上的每一秒
7 U, {" V5 [8 l: H+ u; I 钟都很关键。5 u) f; y6 E; ]
7.其他工具:大号的工具盒,比例尺,橡皮、刀子、双面胶带、透明胶带、电工胶带,三角板、90厘米的一字尺绑好在( a7 j8 C4 C4 [" M) N
一号画板上、圆模版、曲线板,红环圆规加红环针管笔专门用来画圆。' k: l8 C( H* g( i2 o
8.饮品:两罐红牛。建议考场上少喝水,虽然可以出去方便,但是时间
8 j- s Q$ l( c; O- \2 I2 d+ [, H) }5 m f7 l& E/ D
二、关于表现的训练:
, E5 B( n0 z" k' p2 N+ T4 m1.钢笔练习:以临摹为主。先掌握一套纯钢笔的程式化的表现技法。学会如何求透视,学 会如何表达透视关系。这方面的书很多。推介钟训正的《建筑画环境表现技法》和彭一刚的《建筑绘画与表现图》这两本老院士的书讲的都很系统,详尽;范例也是经久考验的名作。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远非那些后辈们的泛泛而谈可比。认真研究与临摹几个月,会有比较大的进步。4 E9 g' k$ Q5 |* b$ F1 r
2.透视感:表现透视感就两条原则:形象上近大远小,前后遮挡:灰度上前后互挤,同面退晕。相信素描好的同学马上就会明白。由于水平所限,再多的也不敢多说了。有个叫匠人无愚的大牛在那里讲画钢笔画,大家可以去看看。
+ [) W( s( X2 @* n% ]6 J3.一点与两点透视:个人建议画一点的。把主立面蒙在下面,定好视点,直接拉出来前后关系就行,而同一面上的各部分比例和立面一样。优点是起形比较快。缺点是有点老套和保守,但是可以保证能画完。两点透视起形难度要大些,如果实力一般或者为求稳者,可舍弃之。也有一种一个面透视比较平,另一个面透视很陡的画法 ,其实表现的主要还是一个面。是稍加变形的一点透视。8 ~8 H4 r6 f' Q# v2 Z! h
4.马克笔练习:找些好的范例。还是以临摹为主。其实要想真正提高画画的水平,还是得写生。考研画表现图,一来不同于纯粹的画画,二来时间所限,不能有太多的时间搭在画画上。每临摹一幅,都要找高手批评指点,进步才会比较快。除非你是跨专业的,才向你推介黎志涛的那本快题100例。国内画马克笔外部透视的书,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要么太复杂,动辄几个小时才能画出人家的效果,要么是以室内的图居多。我用的是《设计与表达---麦克笔效果图表现技法》(张汉平等著,中国计划出版社),《建筑画—麦克笔表现》(夏克梁著,东南大学出版社),还有一本《美国建筑画表现进阶教程2》(好像是这个名字,横16开本黑色封面)。掌握一套程式化的表现方法:平面用色,立面用色,透视用色,都固定好。如果你是绝顶高手,则可以随意些。“人,车,树,草找好的样子背熟了”(朱文一,)。不管什么方案都用一套表现方法。有人提出,针对不同的建筑性格,选择不同的表现风格,个人认为,除非是很高的高手,一般人还是给自己省点时间和精力吧。能把一套表现技法练熟已属不易,何必折磨自己呢。毕竟大效果不会差很多。我想如果能拿到120左右的分数,绝大多数人就比较满意了(今年最高分是2个130)。
4 i! B' E7 ^8 o5.用色的复色原理:多数地方都不要用单色,否则太单调。比如玻璃,不应该用一种蓝色。几种蓝叠加才有效果 。灰色也是,几种同时上,才丰富.马克笔的图,由于时间关系得多依赖钢笔线,上色只是个提神。对于色彩功底比较弱的同学来说,用最少,最灰的颜色表达清楚应该是正途。当然,如果是色彩高手,可画的绚丽些。
* U4 E, O+ a$ N- L6.透视中钢笔线多些 :比如说地面,环境,多加钢笔线。地面上打网格是一个办法,加上一片水,加上倒影。就差不多了。画配景主要是为了多出几个层次,来衬托建筑。树的话,马克笔多些,钢笔线多了画不完。考试的时候也许只有5分钟让你画树。前中后,三个层次应该表达清楚。前景黑,中景丰富(建筑),远景简是常用模式。建筑上用线多多益善,但要重点突出,一般把入口处作为趣味中心来处理,但要注意时间。( `+ r3 _5 E7 a {/ ~
7.透视图的大小:透视图建议画最大2号大就可以了。太大了,一方面显的傻;另一方面也不容易画深入,还浪费时间。毕竟画图时间是与面积成正比的。很多同学透视画不完无非是要么给透视空的时间太少;要么画的太大、太复杂,收不了场。( `6 \" r, g* `+ D$ j& J
8.大的图面效果:“各张图的深度要一致:不能平面画的很细,剖面只有几根线;透视画的很丰富,而立面上却没有一颗树;最忌讳缺图,要被扣掉很多分数”(朱文一)。图面构图,只要排下就行,有整体感,宁挤些,不要拉得太松。不要搞无谓的构图杂耍,浪费时间不讨好。
& g( J- V; y. n+ g7 D& S& o9。表现与方案哪个重要:个人认为各占一半。表现决定了老师对你的大印像,方案才是根本。表现的提高比方案的提高容易得多,只要方法得当,有高人指点,专心练四个月,每天练三小时,就可以突飞猛进,成为高手。方案也许学4年,还是一塌糊涂。一般情况是:表现不好的人方案一定不好,表现好的人方案不一定好。
, _; x* P6 ]# I% p10.时间安排:如果基础比较好,建议8月开始练表现,9月开始练方案。基础差些的同学,4月份开始练表现比较合适。如果是跨专业的,越早越好。之所以在前期侧重表现,因为表现提高得比较快,先取得一些进步会让自己更自信些,同时去清华找老师看图的时候留个好印象。这里所说的只是“侧重”,练表现得同时也在练方案,练方案的时候也是在练表现。
% _& ~+ a, K. v% x" a4 c5 N) ?/ D; C0 U( I* C) h6 Z
* b6 m( v6 ^ r" I% P4 l. o
三、关于方案的训练:
$ x/ n! `" [# Z1.方案的能力: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不然我们不会学5年。考研复习的时间大概最多十个月。要想在这段时间内从根本上提高方案能力是不可能的。但是经过一定量的系统的科学的训练还是可以取得很大进步的。
+ n! d% D3 p [3 J6 h2.基本概念:“快题考得是基本功,不是创新和创作”(朱文一)。很多人太强调idea,快题里面要尽力少做。因为很多idea是要牺牲一部分功能和使用的,而功能是快题评图时候的重要标准。当然,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力有idea,还是鼓励的。“把最基本的功能,结构处理好,即可80左右(满分100),若想再高分,就要体现建筑性格”(朱文一)。
' e/ R/ f/ ?8 `' l+ A, ~, L0 `. @9 l3.今年的题目:4800平米的法官培训中心。一块平整的基地,表面看是梯形,退完各种红线以后,可以做的面积只有1440平米,并且是等边直角三角形。图纸一律对开草图纸或者硫酸纸,规定图幅约780乘540。这是一道很常规的题目,没有在建筑功能和性格上难为学生,也没有要求建筑要体现某种特色,仅仅是基地稍微有点限制。& T4 ?$ m' x2 k& i8 W8 N
4.推介书目:理查德-迈耶,GMP,01、02、03年度的建设部院作品集,新近的各种国内出版的建筑杂志等等,常规的、正统的、画出图来有效果的方案。反对模仿库哈斯、哈迪德、福斯特和多数日本人的建筑形象;反对解构的、后现代的、高技的、最新潮反常规的;反对扭来扭去的、支离破碎的,玩酷过火的;这些或许对课程设计有用,但是对快题设计无益。9 z3 n* O' E/ ]& p3 V
5.方案的训练和准备:按照基地的形状分成几种类型,每种类型各准备一套平面和立面。常考地形有:(1)正方形;(2)长方形主入口在长边;(3)长方形主入口在短边;(4)三角形主入口在短边;(5)三角形主入口在斜边;(6)梯形主入口在上底或下底;(7)梯形主入口在腰上;(8)前七种组合出来的异形地。之所以强调主入口的方位,因为同一块地,入口方向不同,平面、立面处理也会不同。现实的办法就是找这些不同的地形来练习。清华常考坡地,对于坡地的处理手法也要准备到。由于要画一点透视,就要求在画透视的主立面上,有一定的前后凹凸关系。其实这八种,可以归结为2—3种平面和立面处理。也就是说,准备得方案要活,可适应性和可调整性要强。我觉得在考研这个问题上,应该追求多题一解,不管题目怎么变,我们的平面和立面稍作调整即可符合。不应该去考虑一题多解,太费时间和精力。限于设备因素,不能把我准备的几个方案传上来了。有些同学会说,遇到像同济今年这样的题目怎么办?首先清华不是同济,不会走得太偏,还是注重学生的处理一般问题的能力。如果真出现了那样的题,只能凭自己的真实设计能力去应付了。但是,不管题目多特殊,建筑的基本问题是不会变的,有实力的人绝对不会被埋没。/ b% i7 d% N" v( ]4 I* O
6.分期练习:初期:作方案时间放的长一些,调得顺溜些,做得细致些,想的深入些,不要急于画图。方案做好后,再比着范图去画,时间也放得长些,一边画,一边学。这样在方案和表现上都会有所提高。后期:按八小时卡住时间画,逼着自己提高画图速度。也就是说,前期重在方案和表现,后期重在速度。6 x A- q! k- @2 |: W$ u- V% I C# c
7.频度:基础差的人1-2周练习一次比较合适。高手的话,一共练四次左右即可。练的太多太频,人会疲。翻来覆去就那点手法也学不到东西;积累一段时间,练一次,每次都要学到新东西。再说了还有其他三门需要看。每次画完务必找老师和师兄师姐看,改进不足,才能突破自己。切忌闭门造车,自以为是。1 u7 J# F; I3 u6 {7 A8 C
8.手法:尽量简洁,规整,几何化。“尽力不做为了形式的斜、歪,不做锐角,自由弧形”(朱文一)。这是为了方案中更少的出现不必要的毛病,绝对不是限制你的思路。要知道只用方形和规则的弧形一样可以做出很精彩的方案。“一般推介采用框架结构”(朱文一)。# p2 |- J" O4 N) U2 j6 t; ]
9.题目类型:博物馆,会所,旅馆,餐厅,教学楼,纪念馆等等,很多都是课程设计中做过的题目类型。各有各的特定要求,最好都想想,以免出现硬伤。“不会让你做监狱,机场,医院等比较偏,学生没有体验或非常规,太复杂的建筑”(朱文一)。
: \# z$ {4 H H' A
1 B# l9 b4 v( r2 f4 z四、关于考试的过程:
* ?; o w/ W' m1.时间分配:
) r& w; ^7 A2 {# T按顺序为:方案1.5小时4 G7 r% ^" ?& h3 A; x
柱网轴线0.5小时% g2 @7 E' S& a" _5 \+ Y; ]2 p7 J
首层平面40分钟
+ g' A+ A& u' ]% O: n, n主立面0.5小时+ p4 {4 \; D1 p0 Q3 i Q
透视图2小时之内; t! S/ X- ^1 u" Z6 ]. P2 O
二、三层平面共40分钟; M: F/ t$ Z/ x V' Z
总图0.5小时; p6 Y, z8 k1 B0 u7 B' R" z* j" b
次立面0.5小时 k. n8 v$ J `% I
剖面两个共40分钟( k/ X' v ]$ V/ Y/ E
机动时间0.5小时; E: _4 X' f) {3 _; j
各段时间包括上色时间。之所以先画主立面和透视,因为除了首层平面外,透视是最重要的,而画透视的话,先得把主立面画出(透视蒙在主立面上画一点透视)。先把这几个最重要的画完,心理压力可以减少很多,然后剩下的时间再画那些相对次要的图。这个时间分配在方案训练的后期就模拟练习。卡好时间,每画一个图就记下时间,到全套图完成以后,反思自己在哪些图的绘制上超时较多,针对性的提高。
/ g+ b5 [1 p$ V2.审题:
- N! G7 q. U* X. |. w0 d" J$ N7 Z(1)、通过任务书要求的数据,退红线后,把握好总建筑面积、各功能块要求面积、灵活自由面积;基地绿化面积和基地的可用面积。大概估计需要做几层才能满足面积要求。- n) X, q2 T9 X# G& k
(2)、看清任务书要求的建筑性质、大的功能块有几个,有无特殊功能需求。+ W8 x4 v& [ b- G3 [
(3)、根据道路情况,决定出入口可设方位。主次入口各自的可布置方位。+ z$ `' x' S P+ ^6 e( q
(4)周边环境有何特殊要求等要素。对体型有何限制。环境中有什么可利用的要素。( ?, ]* I7 V) W* l" W# [: H
(5)若周围有建筑,防火间距和消防通道的设置要求。( _6 Y# ?8 n! q% T. E& n! {
(6)地上停车位数量,地下车库入口有无特殊要求。
9 v r+ d0 E' _% o: i0 K(7)、建筑风格有无特殊要求,建筑手法有无特殊要求。
/ Z; m4 C# Q9 B. K! F; ~9 Q3.设计:
/ s1 n# u- ]* J+ v% m/ k* x(1)、功能分区是一定要遵守的,不能产生功能分区的错误。具体某个分区内部的小毛病可以原谅。- v$ Y' B1 J( H. v
(2)、结构一定要上下对的上,柱网规则、整齐能减少不小的麻烦。! G3 M' j- D- T1 z& X" k+ i C
(3)、入口的空间处理是“空间”这一命题的重点。准备一些有趣的入口内外部空间处理方法,这是老师评图的看点之一。
3 e% a" D. U$ f" Z* c+ ~(4)、体型要有处理,让人能看出你的造型能力,不要一看见三角地就做个三角形满铺平面。平面构图一般要顺从环境肌理和地形。体块交接处、收尾处要有处理。8 e- T2 { ? i8 W* J: E: A
(5)、交通流线顺利,楼梯数量合适,位置得当,尺寸合格,走道联系合理通畅。
* W7 g- W7 W7 @4.绘图:
; a4 v$ @0 r* r' Z4 Q; O(1)、构思好以后,就该把轴线柱网打出来,用来做正式平面的架子。
5 I9 n) ~( }! z8 l* U/ m( F(2)、画首层平面,1:200,环境要有,最好是用环境挤出建筑平面来。让建筑和周围环境处在不同的层次上。推介留白建筑内部,涂满建筑外部环境的画法。树,草,铺地,水面都是提前设计好的模式,环境整体要成面,忌散。主次入口要强调出来。可画个黑三角,写上:主入口、次入口。
* `# ], |0 _, D6 \4 x% K! [5 |(3)、主立面,1:200,细致一些,因为透视就要用到主立面,配景成面,忌散。注意配景层次和轮廓线。阴影上重色马克笔。
2 I2 T7 W/ |- x' ]# R(4)、透视图,前面已有论述。% o9 H4 F, o: ~% U
(5)、“剖面要清楚,女儿墙,室内外高差必须明确,梁柱关系清晰,标出标高”(朱文一)。
* o" S# I; ^# g(6)、分析图,没什么必要,除非有要求或者有剩余时间。咱们的设计水平,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根本用不着去分析。/ m6 Q$ E" }7 T
(7)、每个图要一次性完成,不要这个平面画到一半,就去画那个立面,搞到最后,很有可能在慌乱中漏掉一些东西。每张图在图画完以后,就把大标题,房间小字等字写上。+ ?6 Y# w( h6 B5 B* E/ i0 _" R
5.用笔粗细与涂黑:$ P+ J* n5 o1 R& ]! z
一般0.2的笔画铺地和家具,0.5的笔画一般的线,0.7的笔画环境中比较粗的线,比如树的轮廓线。墙的涂黑用黑色马克笔。虽不够黑,但是速度较之用粗针管笔涂黑要快些,毕竟时间要紧。有个问题是涂黑的时候有时候容易把门给一笔涂死,可以先画门窗,再画墙线,这样涂黑的时候就有个界限。
3 D2 w# J8 v7 ^. C& W8 @' u" @6.图面表达的个性:
; V) ^: e- s! } 图面效果很重要。上百份图纸挂在一起,评图老师很快就会晕了。所以图面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老师是否会多看几眼。但是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提倡功力深厚的图面表达,但反对太过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太扎眼了,老师会看得太多,也就发现的毛病越多,反而不利." X6 U c; l6 u2 h; { |5 ?) s
7.标题和设计说明:& ~4 i+ \7 b3 [ p" ]
标题不要写自己的狂草,最好学学那些一笔一划,规规矩矩的艺术字,可以用铅笔打好格(4cmX4cm),写在格里,字最大不超过4厘米见方,大则傻,小则巧。虽然老师不会根据大字的好坏评分,“但是实在没法看的字也很影响老师的心情”(朱文一)。写说明要先用铅笔打横(或竖)线格,线不要擦。设计说明可以写得快一点,但要写清楚,整齐。不要不分段落的写一大堆,要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写两三句话。; ?# A( Z! x* l/ [
8.细节若干:
8 I, P, P% j6 j# h(1)、图纸打上黑边框(考前就做好),大标题旁边写上图号(1、2、3…)。
& _( @/ w) S5 s. \(2)、考试中画过的草图纸不要揉成一团扔掉,画到后期很可能要用到最开始画的草图。7 ?& r! @, Y( L# s1 m
(3、最好能留出时间最后检查一下,会发现一些不必要的伤。9 Y, y, F: L5 e
(4)、小透视也准备几个室外一角,室内空间,都是背好的,考场上有时间的话就尽量背出来。透视画的越多,显得你的表达水平越高,越从容。; U4 L. z) b4 z i1 h
(5)、首层平面上的剖断线,总平面图上的指北针不能忘了画。; p. ?8 F6 w) T) U% K4 m/ D0 ^6 u
(6)、……太多了,画图时多总结就是了。形成自己最熟悉的一套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