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七手绘】环艺快题设计注意问题

[复制链接]
七手绘 发表于 2016-5-28 16: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下载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七手绘 环艺快题 设计 注意事项

七手绘 环艺快题 设计 注意事项
. {* {8 ^* L8 m3 K& d
; q7 i5 ]! p4 ~& g, t9 p5 @; ?- r* O- R& Y6 k

" M5 b2 M& i: R; p, C
( e* K- s" U2 e8 T
9 n7 B6 u- s7 g5 t1 `: Y- o+ t( S1 v
环艺快题设计注意问题:
3 `4 A, m3 g. q4 l
+ V2 U. ^: n: F& _1.图纸打上黑边框(考前就做好),总平面图上的指北针不能忘了画。( M( f# s9 h8 N' N: U
! N, N6 r; y1 w
2.考试中画过的草图纸不要揉成一团扔掉,画到后期很可能要用到最开始画的草图。最好能留出时间最后检查一下,会发现一些不必要的伤。
: @  d0 r. w9 O3 b$ a7 f ; X  a, ?8 O" }) C
3.万不要带所有的色彩笔上考场,要预先挑选好几 个色系的笔,并记住笔号。画什么部分用几号笔,一定要先在考前试验好。- ?8 l) u5 ]/ E

; M) C- R1 W& {! i) t/ }4.小透视也准备几个室外一角,室内空间,都是背好的,考场上有时间的话就尽量背出来。透视画的越多,显得你的表达水平越高,越从容。4 g5 U2 o3 u0 ~, E' h7 F$ v% z

2 @8 v9 j: r6 @+ P, A5.一定要在考前设计好每一部分的画法(形状和颜色搭配):图框、构图、标题、图名、比例尺、指北针、透视图、人等配景……能先准备的一定先准备好,小场景要简单易画。
5 o3 p! _. K; `) K$ d 2 m! o# t6 S5 ]1 c% |9 `
6.一只马克笔由不同角度形成多个工作面,考前熟悉它、掌握它。上色彩时,在图边准备一张与图纸同样颜色的纸,用来在正式上色前试验颜色。5 f8 v7 u2 ]" w* K  ?

& P7 ^3 |/ d2 a4 A9 X+ ]; f2 e7.分期练习:初期:作方案时间放的长一些,调得顺溜些,做得细致些,想的深入些,不要急于画图。方案做好后,再比着范图去画,时间也放得长些,一边画,一边学。这样在方案和表现上都会有所提高。后期:按3小时卡住时间画,逼着自己提高画图速度。也就是说,前期重在方案和表现,后期重在速度。3 {1 m" C0 @5 u$ y0 N/ |3 s$ n

* J9 a- I; {( q# S4 _8.频度:基础差的人1-2周练习一次比较合适。高手的话,一共练四次左右即可。练的太多太频,人会疲。翻来覆去就那点手法也学不到东西;积累一段时间,练一次,每次都要学到新东西。再说了还有其他三门需要看。每次画完务必找老师看,改进不足,才能突破自己。切忌闭门造车,自以为是。
9 i6 H. K, z# k# d- z
8 f- D( @7 ~, ?+ b9.手法:尽量简洁,规整,几何化。在空间整体空间上做文章,不要一上来就抠细节。这是为了方案中更少的出现不必要的毛病,绝对不是限制你的思路。要知道只用方形和规则的弧形一样可以做出很精彩的方案。, G& j( s# d4 s5 N0 U

* t7 g6 }) M! q10关于色彩:a/可以故意制造偏离轨迹,乱点、乱线来制造气氛。b/加强中心视觉焦点的方法是最亮、最暗、最清晰边界、最鲜艳颜色组合。c/在一组平行面上涂上同一种灰色来增加立体感(如果你没有时间上颜色的话)。d/尽量用同几种马克笔表达平立剖和透视图,形成统一风格。e/不要被透视原则所左右,要以视觉感受为主,感觉视觉有问题,就要改。, Q) G4 p& H+ A" h6 p( D0 V8 u

; m( O; w- p9 l# r+ m, T

3 m6 X# K* C8 V

七手绘 环艺快题 设计 注意事项

七手绘 环艺快题 设计 注意事项
+ B1 o2 @3 K( F4 t  v* R

七手绘 环艺快题 设计 注意事项

七手绘 环艺快题 设计 注意事项
0 L5 r' ^* R( T

. ^5 Q" C4 T$ v- W7 P; J+ e& Q; K" n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2

帖子334

发布主题
一个专注手绘学习与分享的网站
客服热线电话

18071418153

周一至周日9:00-18:00

站长反馈邮箱

57360297@qq.com 站长QQ咨询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