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蓝——康定斯基的一段论述

[复制链接]
xyneed 发表于 2010-12-23 19: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下载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深度可以在蓝色中找到,这首先表现在其中的物理运动中;(1)离开观众而向后退缩;(2)向它自身的中心收缩。它的色调愈深,效果也就愈强,愈典型。我们在蓝色中感到一种对无限的呼唤,对纯净和超脱的渴望。
( ^0 V3 d; g7 |% |8 N) V6 S! h蓝色是典型的天空色。它给人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宁静。当蓝色接近于黑色时,它表现出了超脱人世的悲伤,沉浸在无比严肃庄重的情绪之中。蓝色越浅,它也就越淡漠,给人以遥远和淡雅的印象,宛如高高的蓝天。蓝色越淡,它的频率就越低,等它变成白色时,振动就归于停止。在音乐中,淡蓝色象是一只长笛,蓝色犹如一把大提琴,深蓝色好似倍大提琴,最深的蓝色可谓是一架教堂里的风琴。

: P3 e8 p. \# P, {2 S
5 A- g8 n: W* ^/ Q
% L/ J/ q' O$ G+ \8 ^* T% _" V8 l* X9 w" {; Z  u

  z0 X8 w+ @2 l$ K& P, p9 v/ _1 M6 V+ ?  v. d3 p

" r% t5 X3 j' I& |$ ]: K
$ P6 Y" W3 t2 G( h, l( h# _
1 p) X) l( |, k% j. y' h还有黑色和白色 - f4 P& ?' {9 P+ L

& }9 ]/ d' \; G  i尽管白色经常经常被认为是“无色”(这种理论很大程度上出自印象主义,印象主义者们在自然中看不到任何白色)。然而,他却是一个世界的象征。在这个世界中,一切作为物质属性的颜色都消失了。他那高远浩渺结构难以打动我们的心灵。白色带来了巨大的沉寂,象一堵冷冰冰的、坚固的和绵延不断的高墙。因此,白色对于我们的心理的作用就象是给一片毫无声息的静谧,如同音乐中骤然打断旋律的停顿。但白色并不是死亡的沉寂,而是一种孕育着希望的平静。白色的魅力犹如生命诞生之前的虚无和地球的冰河期。 $ E. J3 p5 C- ^9 C% s
相比之下,黑色的基调是毫无希望的沉寂。在音乐中,它被表现为深沉的
0 }% K: C9 ]9 t# B& G4 P结束性的停顿。在这以后继续的旋律,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诞生。因为这
6 W3 m' e! p4 o6 E( }5 `, q" a$ A一乐章已经结束了。黑色象是余烬,仿佛是尸体火化后的骨灰。因此黑色 ( D5 K" O& a. F
犹如死亡的寂静,表面上黑色是色彩中最缺乏调子的颜色。它可以作为中 % s- l. j  w1 `2 _0 G0 {: V2 ?
性的背景来清晰地衬托出别人的颜色的细微变化。在这点上,它与白色不 & A# G& Z% b6 z4 {5 x0 \( t7 m. m7 D5 U
一样,任何颜色,只要和白色相调和,就会变的混沌不清,仅剩下一丝微 % g& R# ^# q) J1 d3 Z
弱的共鸣。 + [& V  p! r0 K

& ?3 Q2 [: x8 g7 C' I我摘出这几段文章,并不只因为它是大师的名著,而且我们可以从其中精
' m( ]. A, Z) P* D美华丽的文笔中见到大师深厚的文化功底。
1 ^/ J% ]2 N% X4 s. x& s% }

& l  q+ F' T2 n- o" w( ]' Y2 V) W, W0 V2 P8 k

& v" a: |' T7 z% u/ ?- F- t黄色
- [9 B; L8 B4 U; d8 S, `如果人们持久注视着任何黄色的几何形状,它便使人感到心烦意乱。它刺激、骚扰人们,显露出急燥粗鲁的本性。随着黄色的浓度增大,它的色调也愈更尖锐,犹如刺耳的喇叭声。 * H/ D$ X6 p/ f) B4 p
黄色是典型的大地色。它从来没有多大深度,当它掺入蓝色而偏向冷色时,就会象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产生一种病态的色调。如果我们用黄色来比拟人类的心境,那么它所表现的也许还不是精神病的抑郁苦闷,而是其狂燥状态。一个疯子总是漫无目标到处袭击别人,直到他精疲力尽为止。换个比方;黄色使我们回想起耀眼的秋叶在夏末的阳光中与蓝天融为一色的那种灿烂的景色。
" p7 y$ O; I' O- q! }(这段比喻,到是让我想到了凡高的《向日葵》,和他笔下的太阳。)
8 K. Z5 \4 F# Y& \5 s& W) i! o! s2 z' D) b# X3 |
绿色 7 W- A7 T, V/ N( \: m: P
黄色易于变的刺眼,但无表现深度的能力。相反蓝色却难以增强、加深。黄色和蓝色的等量调和产生了绿色。这时两者的水平运动以及向心和离心运动互相抵消。平静出现了。这一事实不仅为眼科医生所认识,而且是众所周知的。纯绿色是最平静的颜色,既无快乐,又无悲伤和激情。它对疲惫不堪的人是一大安慰和享受,但时间一久就使人感到单调乏味。以各种绿色调子构成的图画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正如一幅黄色调的图画总是热情洋溢,精神焕发,一幅蓝色调的图画则很显然感到寒冷一样,一幅绿色调的图画只能让人感到单调乏味。黄色和蓝色都有积极的作用,象征人类投身宇宙延续不断的甚至是永恒的运动。而绿色却表达了消极的情调,它与积极的暖黄色和积极的冷蓝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色彩的王国里,绿色代表社会的中产阶级,他们志得意满,不思进取,心胸狭义。绿色是夏天的颜色,夏天大自然已由春天的万物争荣转向了平静。 % S' C. q! y. d+ b, ^
纯绿色中的黄色或蓝色,一旦突出了其中的某一方,就会产生相应的运动变化,从而改变绿色内在的感染力。绿色有着安宁和静止的特性,如果色调变淡,它更倾向于景致。在音乐中,纯绿色被表现为平静的小提琴的中音。
6 }: u0 Z. d  v6 G! R
8 o+ f3 _' c+ P' i/ |9 ^) a
# d1 T8 u& l1 l* w1 M* u
: X5 T( a6 A9 ?1 q  Z, ]
* f* B/ y' P3 S
红色
- E' ~8 b9 L0 C7 q红色所表现的各种力量都非常强烈。熟练运用它的各种不同色调,即可使其基调趋暖,也可使其趋冷或偏暖。 ! Z: b6 ]# F6 N* X
在特征和感染力上,鲜明温暖的红色和中黄色有某些类似,它给人以力量、活力、决心和胜利的象征。它象是乐队中小号的音响,嘹亮,清脆,而且高昂。
" K, S7 i; t: l7 Y9 d朱红这种颜色给人一种尖锐的感觉它象是炙热奔腾的钢水,冷水一浇就会凝固。朱红能被蓝色掩盖,因为它无力承受任何冷色的搀和;说的更确切一点,这样的混合所产生的只是为当今画家所不齿的一种泥浆色,然而,泥土做为一种物体,自有其内在的魅力,所以在绘画中回避它是不公正的和偏狭的。如果是这样,就无异于重蹈过去片面追求纯色的覆辙。在内在需要的前提下,有些在外表上污浊的事物的内部常常是纯洁的,而有些事物却恰恰相反。 ! o% E8 R' @: Q6 u( B, @6 C# X
以上两种红色色调同黄色是相似的,差异之处则是他们不象黄色那样咄咄逼人。红色闪烁着内在的光辉,因此它比黄色更为人所喜爱,它经常被应用在原始和传统的装饰以及农民的服饰上,这是因为在户外,红色和绿色统一,自成天趣。仅仅这种红色本身是物质性的,它与黄色一样,没有深刻的感染力。切忌用黑色来加深红色,因为黑色会掩映红色的光辉,或至少会使其黯然失色。 - f* j3 I1 d- Q" ]
—————————————————— % r4 `8 q) `' `+ r1 w3 Z' \
(《红》《白》《兰》系列之《红》是我唯一没有看全的一部,有点遗憾,片头的一端所表现的是一种冲突的感觉,只是不知结果如何。)   c- ?+ `0 t1 h1 \9 d
—————————————————— ( l2 U4 C7 |8 s7 `- r
橙色和紫色
) q. c+ f3 s0 q, H- I- Q5 _0 L. d暖红被黄色增强后就成了橙色。这一调和几乎使红色达到直冲向观众的程度。但是由于红色的因素很强烈,所以橙红尚不至于流于轻浮。橙色仿佛是一位对自己深信不疑的人。它的音调宛如教堂的钟声(祈祷之钟),或者是浑厚的女低音,或象一把古老的小提琴所奏出的舒缓、宽广的声音。
0 f& j; h  B, S7 m% n8 d, m如果橙色是由于掺入了黄色而更接近人类的红色,那么紫色确是由于掺入了蓝色而与人类疏远的红色。偏紫的红色是冷色,因为精神需要是不允许暖红和冷蓝相互混合的。
* Q: x  h4 w' ^( K) m6 M% O因此,紫色无论在精神意义还是感官性能上总是冷却了红色。它带有病态和衰败的性质,仿佛是炉渣。老太婆穿紫色的衣服。在中国,人们用紫色来做丧服。紫色在音乐中,相当于一只英国管,或者是一组木管乐器(如巴松管)的低沉音调。 1 B+ n7 O4 r1 y
最后两种由红和黄或红和蓝的混合而产生的颜色的效果却颇为不稳定。它们使我们想起一位必须不断地保持自己的平衡的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橙色从何开始?而红色或黄色又在那些区域终止?哪里是紫色跟红色或蓝色的分界线?到什么程度他变为淡紫色?橙色和紫色是第四组对比,也就是最后一组原色对比色。

2 h6 n0 z4 d( c1 a! O" `+ G" }1 b8 e. x8 H; s- \# h
1 p4 W) _8 U8 u% ~

2 F( J+ ?+ z4 V! d$ p, M7 ~2 T: i. [0 Z* s+ P9 `9 h

* S0 N+ \0 V, @0 ~: Z) t7 B" z+ K4 B/ I! X

' O; \1 c" u/ M  M$ X kandin1.jpg
+ s/ v3 N  t: e7 c$ {, @  H& K' f7 `) u6 x  Z+ }

$ [0 i8 U/ |3 O2 n) K5 Q0 h9 Z" B2 n
* y- d- S; ]6 z/ x
$ ^' z- h/ `' x3 \$ C$ X3 i: s# l, \

5 r0 Q# t4 z+ u$ _1 d% b8 X% A kandinsky10.jpg
1 T. q9 k# j' M: `! K) v$ C( M; Q, {& ^8 ^! i# K

  @* P, \' v2 `" v: D) d5 V
, i4 j6 ?$ k1 e4 y2 p
2 A8 k+ p! ^  U- H; @# b  X5 G( P9 R5 ]

) d8 o! C- ]2 }1 g3 |7 F7 A: c% s8 u. z  O9 q0 [+ R3 ?

3 V" b% T4 `# i# ~ malevik5.jpg 1 B4 W% W4 `: k% Q, w( U' ^' E" g. d

* p) _' n$ u' [! g6 I
' v4 S9 a/ U  M' E) ?* c2 _8 a3 N
1 l% o/ ~! U! C+ C+ k3 [$ H, `! r6 F " D: ?+ e& s4 ~7 x* P6 ~

# ^! e' k9 r9 ?# F3 J! i$ W
% I$ Z: P, R( n" L  d8 q2 \) Z$ U! f& k+ a4 A

6 L9 Q1 {3 J+ m( t4 Q0 P7 _ slide05.jpg
* H3 \& @. Q% }# n# n* e
( Q3 x3 s# {5 \8 S& \' U 3 p% ?$ ~- n& w3 v+ U3 Y
9 X- L8 @: Z, c. |
: I. U* Y0 Z9 Y. J5 j
* e( H# s( N2 P( ?/ A/ z3 P% |

9 n( v/ V0 S0 d, x; F& b& M7 M' _- ^3 b- y
5 l. t/ a( p# g) C& q& {# l( ^
, F% |+ v8 {2 E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精彩评论2

Samny113 发表于 2014-10-30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有什么好看法 都说一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异国换水 发表于 2014-11-24 14: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该说些什么。。。。。。就是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3

帖子649

发布主题
一个专注手绘学习与分享的网站
客服热线电话

18071418153

周一至周日9:00-18:00

站长反馈邮箱

57360297@qq.com 站长QQ咨询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