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下载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近代绘画史知识点总结,考研美术史重点知识点概述
1 S$ L4 x, c) @' r# ?中国美术简史& {# g! W4 j1 H0 A, T# }3 D n# d" Y/ i
第九章 激流中的中国近代绘画" r3 V, f" `# n- x4 j E/ f
教 学 要 求
; r* N& L$ n$ y* Y) h* _ 在总体把握本期美术发展概貌的基础上,理解掌握清末的“海派”名家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的艺术特色及对后世的影响, 了解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中国早期的美术留学生和美术教育。
4 o& p! l/ ~/ [& ?第一节 概述! g" C2 ?# m$ y
近代:
( F, G; R9 H' X 1840年至1912年
6 D* ]' ~" k0 T中国近代美术发展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 C' q8 j& j0 i! C9 x- O! ? a.学习西方美术并在中西艺术的比较中抨击传统绘画之弊端,企求改良中国画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潮; b.留学归来的艺术青年,成为西方艺术思想、绘画技法的传播者, 出现了第一批垦荒性的油画家; c.新型美术学校和专业的建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美术教育;
* i0 q* j! ]6 B& g d.西方文化艺术的输入和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对传统中国画坛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如“上海画派”; e.美术出版物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f.建筑、雕塑、工艺等发展缓慢,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色,如欧式教堂等。) v& b1 X' W- e+ V- c# P
第二节 清末的“海派”名家
; A4 Y8 R* s% a4 c+ o* u2 \ 一、上海画派
: l3 H1 V' d+ c% z 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绘画流派。主要画家有任熊、任颐、任伯年、虚谷、吴昌硕等人。他们既学习传统,又有所革新,使作品充满着新鲜活泼的盎然生气,雅俗共赏,在画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页,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 y$ c Z, K' k8 z& @" P2 S
- ?! o1 ~( ]( y, Z
第二节 清末的“海派”名家* p/ W0 h+ p4 Z0 R6 C. L0 q R3 J
二、清末名家赵之谦及“海派” 画家+ c$ Q+ V: A1 B3 @# U- @
清末三大家:9 C0 u8 i/ v% r" Z
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 r: W; G4 S! I% \
2 i) _' H1 F! Q& U 赵之谦
1 b3 m2 _7 t X G6 L! _! m “海上画派”重要画家,篆刻家,是“前海派”代表人物,书法,绘画兼有巨大成就。赵之谦在绘画上继承徐渭、石涛、八大等人的传统,并融入自己的治印和书写之法,尤其写意花卉最为人称道。他的题材广泛。布局经营也很独特,构图饱满严整,而且诗、书、画印有机结合。他的笔墨也富有特色,酣畅而又严整,泼墨写意中不失形象之真实。他还将篆、隶的用笔融于绘画,显得峻劲深厚,古茂沉雄。
) t5 j, q) C# n. M在敷色方面,他善于运用红、绿、黑三种重色,在对比中求协调,使画面浓丽强烈,一反淡雅格调。坚实的笔墨与鲜明的色彩,使作品收到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8 @3 N8 \' b1 x; j& C% ~! Y) ?花卉册(之一) 赵之谦
- f' G. E+ l" P牡丹仙桃图 赵之谦* s$ y9 u, | m, I* M* Q7 }& `. \8 U
牡丹图清 赵之谦
w* K; L, x9 X) z9 H; z赵之谦《牡丹图》赏析. ?) t9 V5 \- W! ]. |! U/ l
立轴 纸本设色纵175.6厘米 横90.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G5 w2 K4 g k) K1 U* \# s1 F 以秀石及盛开的牡丹花丛入画历来是画家喜爱的选题。赵之谦的这幅牡丹图充分反映了其敷色用笔的独特风格。
9 m n- o2 Q/ D/ }赵之谦《牡丹图》赏析8 [5 y% g3 t5 L, U5 l; L& S; G1 Z
湖石钩勒圆润谨劲。牡丹的描绘既用恽寿平没骨画法,又参以勾线填色之法,两种画法统一在凝重沉厚的笔法中。敷色善用红、黑、绿等重色,在对比中求协调,使画面浓丽热烈。笔墨坚实,色彩鲜明,一反其淡雅清高的格调,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9 Q: P) N. B, x0 ~6 G1 e4 ~
赵之谦书法
% w$ U: ~: C$ V9 Z$ R: ]9 }任熊(1823-1857)
3 G7 x& r! `8 | 清代画家。浙江萧山县人。受父影响,任熊自幼喜画。父卒,又从村塾师学画肖像。因不愿死守粉本,乃窃变其法,以引起老师的不满。遂赴各地卖画为生。任熊的绘画人物、花卉、山水无所不能,工笔、写意兼长,尤以人物画著称。其画格、画法主要学习陈洪绶,并加以发展,笔法清新活泼,气味静穆,富有装饰趣味,深为当时人们所喜爱珍赏。其代表作有《自画像》、《二湘图》等。任熊绘画兼具传统绘画及民间绘画之长,富有创造性,是上海画派的先驱者之一。
9 j! ~$ M5 Y% g: J; y自画像 任熊( }8 q" \5 v. `7 o! R( g3 ^3 s
任熊《自画像》赏析
* s1 Y) q1 o& Z0 u* h5 ^6 H! d 在中国美术史上,这是一幅前无古人的自画像。以前画家的自画像,大多反映文人生活,以看书、赏菊、弹琴、宴饮等背景,任熊的自画像是一种怒目金刚石的人物画,而且比他本人还要魁伟,准确刻画出内心深处的苦闷与矛盾。任熊生活在晚清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舰利炮轰开了中国国门,同时国内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任熊不是以隐逸避世,而是以他的画笔,用他特有的笔法,反映一种抗争精神。
* C E7 ?* b& S1 N# |% D0 J 这是一个很有思想的画家。任伯年在中国绘画史上有崇高的艺术地位,就绘画题材、思想性而言,任熊比任伯年要来得更加广泛和深邃。历史上,凡是开宗立派的画家,一般除了过人的技法以外,都必须有独到的思想。任熊与弟任董,儿子任预和侄辈的任伯年合称“四任”,以此形成“海上画派”的中坚,而任熊则是开派之祖。 x% w9 W% z# p6 p: s, g
瑶宫秋扇图 任熊 立轴绢本设色 4 Z$ o t# W% x& h: A6 b
《瑶宫秋扇图》赏析& y$ G( X* |; v! V
此图工笔写一仕女手执鹦鹉纨扇,姿容秀丽。衣纹线条刚劲、飘洒,时出方折之笔,笔致细腻,设色浓丽,有更多世俗趣味。人物描写着重刻画动态。造型略带夸张,风格近似陈洪绶,是任熊的传世杰作之一。' @' E5 v0 o9 O& g8 p1 ^* X
大梅诗意图 任熊8 V# M/ D) o4 ]$ C% h
任熊《大梅诗意图》赏析% y; V& w4 X2 \$ Z- ?
! K3 d6 @- F2 _9 n7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