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下载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论文化广场设计
+ u O8 w' L" V; B, T) X. r
1 J6 k9 z. Z$ r0 z2 u 城市设计所涉及的领域很广泛,从整体城市到局部的地域、到细部处理都包含着城市设计的 内容,如城市空间设计、文化广场设计、公园设计、建筑设计、细部设计、社区中心设计等等。不同的设计对象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及内容,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注重城市整体性环 境,优化城市环境质量。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介绍城市中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城市文化广场的布局选择应注重公众的可达性及吸引力,环境品质的开发与协调,其数量、 面积大小、分布位置也取决于城市的性质与规划构思。0 ]4 l+ B3 H- _
# N- ^* D+ N3 A2 R- R
1.城市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应赋予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城市文化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物、街道、周围环境,共同构成该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 @% h& Y# m' d" }
. z8 D: j; G/ e! n2 f4 E3 f8 D
设计文化广场时,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 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的文化广场的环境。
' P2 m4 N' R$ a# _8 R 文化环境在具体的情况下,有许多不同的体现,例如:文脉、传统、源与流、历史、 宗教、童话、神话、民俗、乡土、风情、纪念性的、闻名的、怀古的、原始艺术、人类的能 量、文学与书法、诗意、符号学等等。设计师也可以在设计中表达自己的某种特定的思想与意图。注重文化内涵的城市广场设计在我国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2 D/ X& j, {, Z: w# w' q
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的设计, 首先突出了两座古楼的形象,保持它们的通视效果,采用了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下沉式商业街、传统商业建筑、地下商城等多元化空间设计,创造了一具具有个性的场所,增加了钟鼓楼作为“城市客厅”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同时,为了解决交通组织上的人、车分流问题 ,以钟鼓楼广场为中心,南连南大街、书院门、碑林、北至壮院门化觉寺、清真寺。 组成一个步行系统,使钟鼓楼广场成为这一西安古都文化带的枢纽。并且,钟鼓楼广场在设计元素 上采用有隐喻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项设计,使在广场上交往的人们可以享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 。创造了一个完整的、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又面向未来城市的文化广场。. }$ a. T* y" p( ^1 K3 i+ {
又如:上海图书馆主要入口的文化广场,由于设计师在建筑平面设计时作了台阶式后退50m 以上,使得这个文化广场形了,一个小型城市广场的规模,设计师在反映其文化内涵的广 场环境设计中,做了一个以“知识”为主题的,供雕塑家、艺术家构思创作的具象或抽象雕 塑空间。广场中柱子腾空而立,在偏西北方向的广场中可增加光与影的变化,富有文化知识 意义的雕塑各具形态,铺地新颖别致,几步宽阔的台阶将坡道与人行道分隔开,步入广场会 感到和谐、素雅的文化氛围,即使不到图书馆内也可以来知识广场欣赏雕塑,用自己的理解 去诠解雕塑的形象的含义。另外“夜生活”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容,注意到为文化广场创造出更多的、市民夜间活动的文化内容和五彩缤纷的城市灯光夜景,也是创造人们交往的场所空间的一种方式。例如: 肇庆市中心的文化广场设计,广场中设计的灯光音乐喷泉,和广场一侧的舞台相配合,在夜间定时有灯光音乐喷泉表演,与广场一侧舞台上的相关节目一起,营造了文化广场的丰富的夜间文化生活。
* @. P R4 Y. n2 k3 ?+ l; R" B% v6 b7 y( `5 l$ T5 Y+ _* s* k
2.城市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
5 i* d; L E0 ]# C$ s+ `- X! \2 L$ U; s0 Z. M2 \
2.1.注重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协调与统一。
8 Z9 N, P+ l S. w8 y6 W
1 c3 C$ F+ D4 Z ?1 z. E 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成广场 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结合广场规划性质,保护那些历史性建筑,运用适当的 处理手法,将周围建筑环境融入广场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由于广场周围的建筑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所以广场并不是平行,对称的严谨的关系。而是设计师将不同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和谐、统一的组合在一 起。另一个广场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的范例是建立在卢浮宫广场中心的玻璃金字塔,在这个工程中,建筑师在解决传统建筑的协调与统一问题上,没有采取仿造传统,而是设计了在广 场上显眼的并不突兀的玻璃质地的金字塔设计,既解决了功能上的采光问题,又在形式上似一颗巨大的钻石,镶嵌在广场上,不但没有破坏卢浮宫原有的建筑艺术形式,而且增添了卢浮宫广场的整体性和魅力。
1 n1 P# a% p' |" w2 D6 z! V9 I
* o9 M1 B/ @* K; D 2.2.城市文化广场设计注重与街道的协调、统一。
& y. P/ M5 i7 y& M3 H
0 W$ l4 q( q) {: [3 P 城市文化广场与街道在形式上、组成上, 有许多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是构成广场上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设计时,根据广场与街道的性质,在设计广场与街道的:
& d. @! F# E3 H: \+ Q1 G①城市文化、地域特徵及社会历史意念上;7 r6 n! z, ~/ U' H* N3 X
②空间 设计上;
0 g1 I B; g: ~; m! d7 G③建筑及其细部处理上;
5 n- ^$ J: P- T' k7 R, D④交通组织及步行区域画分上,都应统一考虑。
4 b4 U& O+ v+ _* }$ J5 @' Y! u并且注意 到街道与广场相协调设计一些人性化点缀,如路灯、广告、展示牌、钟塔、布告栏、雕塑、 喷泉等环境艺术设计,协调植被、铺面、色彩、材质、标牌、照明等元素,也是十分必要的。* }' S. S: }8 G4 @) f+ E3 w3 m
3 i2 H0 E8 U) Z9 [0 a; _, G
2.3.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
5 @) u6 p8 I+ b( P" S" S9 O- K" p+ X8 [4 H0 M) J
一般文化广场的比例设计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来决定的,广场给人的印象应为开敞性的,否则,难以吸引人们停留,所以一般文化广场大小满足这样的条件比较合适:广场宽度介于周围1倍建筑高度与2倍建筑高度之间。在广场内部尺度设计时,注意到其中的踏步、石阶、栏杆,人行道宽度、停车要求等内容,要符合人与交通工具的尺度。当然,广场的比例、尺度等也受料 、文化结构的影响,和谐的比例与尺度设计,不仅可以给人带来美感,也可以增添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舒适度。# ^3 `) j+ s" f" Q* m
. b5 h6 S. }7 S4 L" g 2.4.城市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4 x8 S2 }/ Q$ o6 ~- d
/ B1 L9 w) ^, W$ ~, Z 城市文化广场的人流及车流 集散,及其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
2 e+ f, n- V6 K4 W6 f: `8 J; j
3 c8 G: D: E9 H$ D+ M 其主要内容有2点:城市交通与广场的交通组织;广场内交通组织。$ ?& c o4 a. c: Q. x Q K
+ |$ D! u2 t$ u
城市交通与广场在交通组织上,首先要保证由城 市各区域去文化广场的方便性。交通与广场设计时,应采取:2 l( K# Q7 U! d* g5 m
①在广场周围的适当区域街道建立步行街,在步行街结束点位、充分考虑人流车流集散,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地下有轨电 车、地铁等站点,扩大步行规模。
) G. H' B9 j) ?% Q2 u②城市交通做到去广场及其周围环境有最大的可达性,设置完善的交通设施,包括地下有轨电车、地铁站点、高架轻轨、车行道、步行道。立交等等 并在线路选择,站点安排以及换乘车系统上予以充分考虑。4 U3 q+ u- Q+ a) x- r6 x
③充分考虑到大量的停车需求, 设计停车场以外也要开辟汽车停靠站等。在广场内的交通组织设计上,考虑到人们以组织参观、浏览交往及休息为主要内容,结合广 场的性质,不设车流或少设车流,形成随意轻松的内部交通组织,使人们在不受干扰的情况 下,拥有欣赏文化广场的场所及交往的机会。
5 v$ f+ p1 S$ [& D- N$ V, N8 R X2 |$ y4 c! y `- h5 I; u
3.城市文化广场其环境设计有多种处理手法
+ N3 s3 H, i% O3.1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
: ] J2 Z- Z8 r. s" _! ]- {1 ~+ T
, y8 C1 m/ E& |4 x 在进行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时,大量引入树林、绿化、花卉、草 坪、动物、水等自然环境,是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重要法。例如前文提到的西安钟鼓楼广 场,正是用大量的绿化来点缀广场的环境,而引入动物来设计文化广场的环境,更是数不胜 数,欧洲广场上的鸽群已成为广场的一大景观,德国汉堡市政厅广场前的Alster Pleet河上的天鹅和水鸟,也已成为广场重要的景观。城市文化广场的水环境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有两种形式:+ B" h" s3 B" s# s9 R/ ]; i7 X
①以水造型方式的。
, D2 y; G' [% D②以水与其它环境或个体相配合方式的。
% w9 O' }# @" u% I6 X/ l7 x: F- @& C4 t' g+ K5 |
如美国 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喷泉广场,中央是一组由电脑控制的160个喷嘴的音乐喷泉,440棵柏树 如同由水中生出来,人走在路面上也如同漂泊在水中。又如,波特兰系列的两个广场也是以 水为主题,不同的是这里的水环境是动态的,创造出的瀑布,涧流等汹涌澎湃的自然景观, 给人以激情和享受。著名建筑师小沙里宁设计的圣路易斯市的标志圣路易斯拱门也是设计在河边,与河水相结合。4 n: s. z4 q+ f) ^" J
/ p9 A1 S; R3 D( Z
3.2公共雕塑及一些环境艺术设施(包括柱廊、雕柱,浮雕、壁画、小品、旗帜等艺术作品) 在文化广场环境设计中的作用。0 `! C' h# [7 T6 v
$ x( b7 I. l9 l" ~) U) U- e) r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统称,是设计师运用形体与材料来表达设计意图与思想的一种方法,成功的雕塑作品不仅在人为环境中有强大的感染力,而且,会是组成环境设计的重要因素,用它本身的形与色装饰着环境。不同的时代赋于雕塑设计不同的要求与内容:起初的雕塑设计往往有某种特定的意义或严肃的主题,或是纪念性的,如南京雨花台的人民英雄浮雕;或是纯装饰性的,如圣保罗大教堂檐口上的雕像;或是宗教性的,如耶稣雕像、观音雕像;或是纯艺术的作品,如断臂维纳斯雕像等,这时的雕塑多是具像的。
6 L' s5 ? i! m/ e: M/ Z$ A6 a$ C' k; c# |
这之后,随着抽象雕塑的产生,雕塑成为人们在环境中感 觉与联想的对象,人们开始用自己的理解去诠解雕塑其中的含义,如毕加索设计的“无题” 雕塑,人们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它,这时的雕塑设计中,对材料与质感以及色彩与动感 的设计也越来越重视,如莫斯科加加林纪念碑,用钛合金制成,在不同时刻的阳光下,显现 丰富多变的光泽;瑞土苏黎世埃施尔韦化广场的装饰雕塑,橙色的雕塑与水相结合,旋转的形体与明快的色彩在环境中衬托的非常明亮;莫斯科高尔基文化公园中的透雕,三个跳舞的 少女,具有很强的节奏感。5 @5 @6 y3 N4 {4 P" \
现代,越来越多的雕塑设计已走进人们的生活,谐趣的设计风格 ,成为人们生活的调味品,或是具有人情味的雕塑,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 X- A2 K. `, X; M
如日本设计师 关根伸夫设计的“带腿的石头”,一块石头下面由四个弯曲似腿的柱子来支撑;他的另一个 作品“等待石”,一块石头上雕成屁股的形状,十分有趣。或是一个小孩的钓鱼杆上,钓到一只鞋等等,这些谐趣的雕塑似乎就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创造了放松自己,去休闲 娱乐的环境氛围,澳大利亚布里班街头雕塑,再现早期移民的野外生活,令人回忆起城市的 历史;日内瓦街头雕塑在座椅上吸烟的男人,以超级写实主义雕塑给环境注入生活气息。在文化广场的雕塑设计中应考虑到以下的几下方面:) b$ S5 j5 c" Z5 B" B2 H0 V
①结合广场文化氛围、时代背景、以及人们活动的内容趋向,设计雕塑的形式,做到雕塑设计与文化广场活动内容相统一。
f0 _' w/ ?9 D' C, Y②不能 忽视建筑雕塑与文化广场的相互作用及内在联系,应结合那些具有雕塑美的建筑艺术作品, 设计文化广场。( ?% Y9 H; Z( C0 B" \9 H
③注意雕塑设计在比例与尺度上的作用,雕塑设计将广场与建筑在比例上联 系起来,也是人群与广场在尺度上的联系,说明人的尺度关系,成为空间比例与尺度联系的 枢纽。
* S6 a8 k0 J) _' _# d④注重雕塑设计与其它自然因素相结合的设计,例如,雕塑与水相结合,或配以音乐 效果,来活跃周围环境;雕塑与树木结合,如南京雨花台,郁葱的树木,衬托出庄严的气氛 。
* S( p2 e2 K) m) `4 e- l2 _
2 Z# R9 M& H: @0 I$ e* E 3.3组织文化广场环境的手法有多种,下面着重介绍利用轴线设计来组织文化广场环境,并通过轴线的组织来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使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 }% [( Z. z+ J% e" x( v' a
8 ?! `# Y4 t' A4 }+ U+ u 轴线是贯穿于两点之间的,围绕着轴线布置的空间和形式可能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轴线虽然看不见,但却强烈地存在于人们的感觉中,沿着人的视线,轴线有深度感和方向感,轴 线的终端指引着方向,轴线的深度及其周围环境、平面与立面的边角轮廓决定了轴线的空间 领域。轴线同时也是构成对称的重要因素,根据设计的需要,轴线亦可以产生次要的辅助轴 线,丰富空间体系。
1 s- I: m P$ n3 i7 \* e% x7 t
' S) Z" y% m( [( w. N( Q 在城市文化广场的空间组织中,轴线手法是广场具有一定规模时的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它既 可以组织广场和周围环境,又可以同主要街道相关联,相联系,是使城市文化广场空间有序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维系。著名的罗马市政广场改建,米开朗琪罗成功地运用轴线建立了 广场的空间秩序,并成功地设计了地面铺装,强调轴线与位于地面的椭园形图案中心的铜像 雕塑,将建筑、雕塑、广场、地面铺装在轴线上统一起来,谐调地进行组合,构成了卓越的 城市空间,给人强烈的空间感染力,成为罗马的心脏与象征。城市广场轴线手法的合理运用,亦可以通过轴线控制整个城市的内在联系,使得城市成为一 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以时间长轴来衡量城市,其城市设计中的各元素总是处于一种永无止境的动态积累中, 任何一种场所的设计,环境的设计,都是一种“制约中的再创作”,要设计城市整体性环境 ,就要具备整体性思维,就要求设计师能将设计的场所环境纳入城市一定的区段、区域,乃至整个城市的整体环境中,并通过运用轴线组织的方式,将它们相联系,并根据此场所与环境在城市整体性环境的重要性,来决定突出处理还是协调其它环境。 u( b2 v& C. z R0 P0 }
& S2 V+ t1 ]# X4 [+ ^" v4 f5 t
例如:法国巴黎,在城 市设计中,就充分利用轴线设计来组织各城市空间。在巴黎中心区,若干以历史建筑物为主 题的城市轴线,及以轴线设计来结合的文化广场与街道,这些城市元素在空间上相互联系, 构成一个整体巴黎城,卢浮宫协和广场、香榭里大街、凯旋门广场、德方斯中心所构成的轴线,是巴黎的精华。而构成这轴线的每一个广场的环境设计,都与主轴线密切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个空间序列的高潮。
4 z# i" }& F' O w5 \5 s/ k( b4 Y1 n! l. i" q1 c) ?( \
# I( [: h1 }) d0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