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低碳景观设计理论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12-2-13 15: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下载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园林景观考研论文,低碳景观设计
0 G; |# k/ y/ P( ^3 g/ H: V% w6 O2 [7 |" }) y! ]/ Y
: D5 F' Q* H# @( c( A- {
       低碳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发展模式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因此,低碳概念实质上是抽象并受到质疑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具体化。低碳概念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低碳的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景观等。
低碳景观作为一个新兴的说法,其基本实质是对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这一个既有概念。可持续的景观是指生态上健康、经济上节约、有益于人类的文化体验和人类自身发展的景观。而低碳之于景观,就是对可持续景观提出了更加明确和量化的发展要求。如同低碳的概念那样,低碳景观也不是直观的反映在降低碳排放量上面,而是对一种更加健康、节约、可持续的景观发展目标的追求,蝴蝶效应的原理适用于任何微小的举措所带来的影响。
根据上述将可持续景观量化和具体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技术的基础上,本文从景观设计学的核心对象和专业内容以及景观设计从业范围出发,从景观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及管理各个层面来讨论低碳景观实现的途径:
1.低碳景观的格局。从整体空间格局和过程意义上来讨论低碳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的部分——通过判别和设计对景观过程具有关键意义的格局,建立可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
2.低碳景观的制造。通过对低碳原则的分析,将景观置于一个闭合的生态系统内部来分析其构成元素,组合方式,材料工艺以及对材料和能源的再生性利用。
3.低碳景观的维护与使用。从经济和社会角度来说,低碳景观的维护和使用方式也应该是低碳的,从宏观总体决策到使用个体的环境意识,可持续的环境伦理应该贯穿于景观各个生产环节。
一.低碳景观的格局
1.复合化的城市景观布局。从广义的景观理论出发,城市形态也属于景观内容的一部分——城市景观。“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看,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并且相互支持的多样性功能,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相对于低碳的意义而言,功能混合的城市布局提高了城市效率,工作、学习、生活及室外休闲的距离缩短,大大减少了对出行工具的依赖,这就降低了对能源的依赖、机动车碳排放及对城市的交通压力,人们在步行或者自行车出行距离内即可实现城市生活的各种需求;这也提高了对城市基础景观设施的利用率,降低了开发成本。
2.将城市景观纳入整体生态系统格局中,成为自然系统中的一个斑块。当现代城市复制西方早期工业城市理念,在不顾生态环境重要性而疯狂的城市化进程中, 自然景观基质与城市基质被隔绝开来,呈现出不可调和的面貌。山体与河流被经济发展要求随意切割,裁断。自然界之间周始的物质流动被破坏了,城市变成了一个庞大的能源消耗单位并且在一个不闭合的能源流动过程的方式下运作。就像某位哲人预言的那样,人们最后无力控制自己召出来的魔鬼。
而将城市纳入自然系统中这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在数千年前就被提出来了。维持大地景观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成为低碳景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
3.改变景观审美观念,将具有自然形态的具有生态产出功能的景观形态作为未来景观发展的主体。这个概念从上述概念延展得出。当前城市中的绿地率即便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 由于过于单一的植物种类和过于人工化的绿化方式, 尤其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引种奇花异木的偏好以及对乡土物种的敌视和审美偏见,导致其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并不是很强。相反,带来一系列由单一物种引起的生态问题,比如需要用大量的农药防治病虫害,需要较高的维护费用,浪费大量的城市水资源等,这些都是与低碳的概念相违背的。
而审美问题实质上是伦理问题,目前需要迫切改变的是人们的审美观念——即人们的环境伦理观念。当人们认识到工业思想指导下的大面积严整的城市景观形象,其所指代的是一种折射出贪婪、无限索取、无视其他生命价值的旧伦理观的时候,便会自觉的转向持续、节俭、谦虚的生态型景观。这是一种自觉的意识转化,西方之所以近来兴起低碳景观,是一种重度危机意识的觉醒。而中国的城市问题似乎还没有那么严重,所以尴尬之处在于,民众是无意识的,而设计师却赶上了国际潮流(这个问题就像现在探讨的关于中国没有发展到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却被捧到一个飘飘然的高处,被一视同仁的要求为碳买单的争论一样。本文的讨论默认为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视点讨论低碳景观问题)。因此,具有生态产出功能低碳景观将会成为未来景观的主体。当城市基质和生态系统的二元结构被溶解,城市景观自然的被纳入到整体生态格局中,它的低碳意义在于,生态系统——自然湿地,河道河岸,土丘群落,山林河滩等——成为景观主体,它们的变化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异质性成为审美的对象,免于工业思想指导下的消耗景观所带来的能源、材料、人力与资金的持续浪费。
4.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消解景观使用壁垒。由于长期的小农意识占有统治地位,中国的绿地常常也是以单位的形式存在,各种小型绿地被控制在围墙之内,仅对本单位的人开放。多数公园也常与娱乐场所和主题公园混为一谈,采用收费的方式运作。这些都构成了现代景观使用的障碍,也阻碍了民主与平等的发展,更加重要的是,这些消极的城市构成单位降低了城市的使用效率,无形中缩小了城市实际使用面积,促使城市扩张;人们需要远足或外出才能获得亲近自然的机会,这也增加了对能源的消耗。因此,城市中的私有绿色空间和设置壁垒的公园应该纳入到城市公共绿地系统的体系中,成为居民日常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会带来更节地高效的城市运作体系,尽管会增加一定的安保投入。
5.个体景观承包责任制。这也是低碳景观格局的一部分。现在流行的网上森林以及植物认养计划既是一个良性的开端。然而,个体不仅指个人,还应该包括家庭单位以及自发协作组织。通过将具体土地有控制的承包给附近的个人或家庭,让民众参与到景观的制造与维护之中,这不仅增强了居民对于环境的认同感以及社区的归属感,丰富人们的城市生活,而且极大地节约了生产和维护景观的成本。通过政府安排的专业园艺指导,使人们掌握低能源消耗的植物选择和具有病虫害抗性物种配置,并给予相应的景观产出效率的奖励(例如未来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人人都需要为碳买单的社会,而承包地的碳消解数量则可以抵消这部分开支或者可能还有盈余折现作为奖励),同时,城市也许会显现出欧洲传统住宅区的立面景象,人与人之间形成良性的花园质量攀比,最终受益的是社会。中国的城市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品是个体景观承包责任制推行的障碍。
6.将现有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人化自然环境纳入到景观体系中。这些人化的积极的自然环境包括防护林、富饶的农田、顺应自然的水利工程、风力或潮汐发电站等。通过将景观功能复合在原有功能之上,创造异质的景观形象,可以极大的利用既有的资源带来景观效益。
7.在城市中建立非机动车绿道体系,鼓励人们弃车从步。未来的交通模式是一种优先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城市设计中强调行人优先于任何交通系统的原则。尽管允许小汽车的使用,但步行和公共交通会是最方便出行方式。通过与绿地系统、学校、步行商业区及居住区相结合,形成舒适宜人的城市尺度,也将极大改善城市交通压力,同时大大减少了碳排放量。
二.低碳景观的生产
低碳景观的制造原则体现在对上述景观格局的遵守之上。景观建造和管理过程中的所有材料最终都源自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但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构筑低碳景观应遵循以下原则:
1.减量。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景观设计中如果合理地利用自然,如光、风、水等,则可大大减少能源的使用。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城市绿化中即使是物种和植物配植方式的不同,如林地取代草坪,地带性树种取代外来园艺品种,也可大大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耗费,包括减少灌溉用水、少用或不用化肥和除草剂,并使植物能自播繁衍。不考虑维护问题的城市绿化,无论其有多么美丽动人,也只能是一项非生态的工程。
   2.再用。利用废弃的土地,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
3.再生。在自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是一个由“源—消费中心—汇”构成的、头尾相接的闭合循环流,因此,大自然没有废物。在现代城市生态系统中,这一流动是单向不闭合的。因此,在人们消费和生产的同时,产生了垃圾和废物,造成了对水、大气和土壤的污染。
因此,低碳景观提倡更少的改造自然,并充分利用既有的资源,使自然做功的过程成为欣赏的对象。

; s0 B; ?$ U9 E& B/ D" A( K
三.景观的低碳使用方式。
    低碳景观使用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景观使用方式,倡导在景观参与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并尽可能的减少垃圾的产生与能源的消耗。从宏观总体决策到使用个体的环境意识,可持续的环境伦理应该贯穿于景观各个构成环节。我们需要将生活中关于低碳的思考转化为行动,如果意识是低碳的,那么,对环境的态度也会是谦虚和包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5

粉丝11

帖子1263

发布主题
一个专注手绘学习与分享的网站
客服热线电话

18071418153

周一至周日9:00-18:00

站长反馈邮箱

57360297@qq.com 站长QQ咨询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